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三年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天门绿色蔬菜产业,加快建设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全省,面向华中,放眼全国,以增强天门蔬菜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天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优先,充分发挥天门蔬菜产业发展优势条件,积极培育“天门蔬菜”区域品牌,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格局,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思路,突出“集”与“散”两大核心功能,构建与完善蔬菜集散地的配套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五大能力,力争建成集绿色生产基地、加工类龙头企业、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冷链物流网络、科技创新平台、优质特色品牌等多链条于一体的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到2025年底,建设配套完善的标准化蔬菜基地30万亩,辐射带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实现年产蔬菜达到135万吨,扩展辐射带动市外蔬菜面积15万亩以上;市级以上蔬菜类加工龙头企业达到35家;建成蔬菜线上交易平台1个,在全国十大农批市场和重要城市建设线下交易门店50家以上,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达到500座、容积达到26.7万立方米,实现年交易量150万吨、年交易额15亿元;创建推广1个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认证“二品一标”蔬菜产品20个;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蔬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100%;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菜农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生产能力建设
1.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主导相结合,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适度规模发展蔬菜种植基地。重点支持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品种特色明显、品牌优势突出的乡镇发展蔬菜产业,围绕地方优势品种,加快优化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规模经营。形成4大特色板块:天西露地蔬菜35万亩(核心区:多宝、张港、拖市、蒋湖、渔薪等,主要品种:白萝卜、花椰菜、豆角、马铃薯等)、城郊设施蔬菜3万亩(核心区:竟陵、杨林、黄潭、小板等,主要品种:番茄、辣椒、黄瓜等)、精品水生蔬菜4万亩(核心区:九真、马湾、多祥、净潭等,主要品种:莲藕、慈姑、荸荠等)、地方特色蔬菜3万亩(核心区:岳口、汪场等,主要品种:芋环、黄花菜等)。力争到2025年,发展万亩以上蔬菜专业镇13个,其中7万亩以上蔬菜专业镇3个、千亩以上蔬菜专业村65个,蔬菜市场经营主体达到36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湖农场、渔薪镇、黄潭镇、小板镇、杨林街道等蔬菜主产乡镇)
2.强化种苗繁育能力。发挥地方优质品种优势,引进、选育一批适合本地种植且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蔬菜品种,形成天门特色蔬菜品种体系。引入种苗企业,完善技术设施,加快建立以商品化种苗繁育为主体,地方优质品种繁育与良种引入并重的现代蔬菜种苗产业体系。依托红伙农、天丰惠农和新满园等工厂化育苗基地,大力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充分发挥育苗中心示范带动作用,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和优良种苗繁育。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20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成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6个,年育苗能力达到4亿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湖农场、渔薪镇、黄潭镇等蔬菜主产乡镇)
3.推行绿色优质生产?;平婺;?、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强科技创新和基地建设投入,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引进推广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程机械化蔬菜生产管理设备和系统,探索创新基地管理体制,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提升蔬菜发展现代化水平。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推进蔬菜生产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建设,示范推广安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湖农场、渔薪镇、黄潭镇等蔬菜主产乡镇)
(二)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1.建设蔬菜加工产业园。依托蔬菜主产区、优势品种规模和蔬菜加工产业基础,加快建设天门市蔬菜加工产业园,引导蔬菜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结合不同类别蔬菜特点,支持发展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真空鲜菜、预制菜等鲜切蔬菜,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重点围绕生鲜蔬菜包装,引进推广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完善分等分级、清洗、预冷、包装生产线,加强生鲜蔬菜商品化加工处理能力,建设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嘤卟瞬捣⒄剐履J?、新业态,支持引进蔬菜精深加工设备、工艺、技术,开展蔬菜精深加工,加速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中央厨房”新模式,延伸蔬菜加工产业链条。到2025年,力争蔬菜加工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国投集团,蒋湖农?。?/span>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蔬菜加工项目,开展产品分级整理、蔬菜保鲜冷藏和深加工。以红日子为龙头、以鑫天农业和天丰惠农等为骨干,培育和扶持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科技龙头企业,优先发展与本地蔬菜生产基地和广大菜农联结紧密、促进本市蔬菜外销创收的龙头企业。突出蔬菜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链条一体培育,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联营联合等形式,支持建设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支持领军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到2025年,新增9家市级以上蔬菜类加工龙头企业;培育1家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2家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创建2个以上省级绿色蔬菜产业化联合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服务中心,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湖农场、渔薪镇、黄潭镇等蔬菜主产乡镇)
(三)构建线上线下交易体系
1.建设线上交易平台。支持望家欢农产品集团建设、运维天门市农产品大数据中心,搭建集田间信息采集、市场信息监测、物流信息、价格信息、灾害预警、质量追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交易信息平台。引导市内外各类蔬菜市场主体积极对接与应用交易信息平台,推动蔬菜产品交易额全部纳入大数据中心,实现蔬菜产品交易数据应统尽统。分析汇总全市以及全国十大农批市场主要蔬菜产品实时数据,为政府指导农业生产和商贸发展提供数字支撑??古┎方灰状笫莨娣?,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行情,引导种植主体科学合理安排农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推动天门蔬菜进入全国大市场流通。借助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进行传播、交互,强化蔬菜信息流通管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蒋湖农?。?/span>
2.建设线下交易市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联接省内外产地端和流通终端市场。在全国十大农批市场及其他大中型农批市场或城市建设营运天门蔬菜产品销售网点,组建专业销售团队,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推进一级批发市场改造与建设,重点建设冷藏保鲜、加工配送、电子结算、信息追溯平台、质量安全检测、交易厅(棚)和废弃物处理等流通基础设施。改造与新建一批二级批发市场,支持在蔬菜基地建设简易田头集散市场,将其列入基础设施扶持范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配套建设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增强其专业化服务能力。鼓励采用合约交易、订单交易、拍卖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信息化水平高、服务高效畅通的现代蔬菜商贸流通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蒋湖农?。?/span>
3.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围绕“集”和“散”两个核心功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仓储物流区为依托,加强蔬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产地、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将天门及周边地区更多优质蔬菜推向全国。加快产地各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蔬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服务规范和监管保障机制。建设和配置冷藏储藏中转库等冷链设施设备,积极推进蔬菜外销市场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加快全冷链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全冷链集疏运体系,提高蔬菜对外输送能力。重点扶持一批以冷链物流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为支撑、联通产地和销地的跨区域骨干流通型企业。构建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引进与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蒋湖农?。?/span>
4.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加强蔬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推广,以标准化控制生产、流通、存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质量可控,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蔬菜全程质量追溯、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三大体系。依托天门市农产品供应链安全检测溯源中心建设,在全市主要蔬菜种植基地安装全自动农残快速检测仪,研发安装蔬菜产品安全检测和交易监管系统,开发区域公用品牌电子身份证(品牌防伪码);依规抽检蔬菜产品,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和营运认证技术支持,实现对整个流通环节和消费终端的全程监测和监管;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开放数据接口,为政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和可追溯的消费体验。力争到2025年,蔬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蒋湖农?。?/span>
(四)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1.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诰虻胤教厣?,强化天门蔬菜的绿色优质品牌认同,实现产量到品质、品质到品牌的提升。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工作格局,巩固老品牌,创建新品牌,打造知名品牌。细分品牌类别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渠道品牌和产品品牌等,分类培育指导。加强品牌?;?,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支持企业加强商标品牌?;?,完善商标品牌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2.大力推广区域公用品牌。依据产品附加值、消费辨识度和渠道辨识度的高低组合,全面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壹品天门”及其子品牌“天门蔬菜”,构建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行模式。加大市场主体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奖励力度,支持蔬菜企业重新审视品牌的价值和设计,改良升级产品包装。通过授权企业产品用标、主流媒体公益宣传、展会节会集中推介、企业路牌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壹品天门”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壮大天门蔬菜经济。力争到2025年,将“壹品天门”打造成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3.鼓励引导企业创建品牌?;平岸芬槐辍比现?,制定实施奖补政策,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和价值,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消费“二品一标”产品的良好氛围,讲好品牌故事,树立品牌形象。引导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开展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等,创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打造生态原产地?;げ?、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推进标准化生产、商标化销售。到2025年底,实现有效期内的“二品一标”认证蔬菜产品达到20个。(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五)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1.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蔬菜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打造“政产学研资”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深入开展“科技副总”“院士专家行”等系列活动。深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合作,整合、联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构建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推动蔬菜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扩散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新产业,促进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2.成立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天门市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由市科技局牵头,推进望家欢、红日子农业、领尚农业等蔬菜龙头企业与湖北省农科院开展合作共建,成立“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科技投融资于一体的区域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3.创建蔬菜科技示范园。依托天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力量,在蒋湖农场重点建设集蔬菜良种引种与展示、技术集成与示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科技示范园,打造蔬菜产业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使其成为引领江汉平原露地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辐射带动华中地区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蒋湖农?。?/span>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主抓,工作专班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整合相关人员、技术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
(二)坚持规划引领。立足我市资源禀赋,高起点谋划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结合市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布局和龙头企业发展现状,编制天门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规划,并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各蔬菜主产乡镇要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编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三)营造发展氛围。鼓励和支持地方优势特色蔬菜产品进超入市,并给予政策优惠?;橹卟思庸ち菲笠挡握共位?,筹措举办华中地区露天蔬菜产业发展博览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和“多宝萝卜丰收节”“张港花菜节”等农民丰收节活动,支持开发田园休闲观光、亲子采摘游、美食体验等蔬菜主题农旅活动,提高天门蔬菜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建设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优先支持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优势,促进银企对接,创新农业信贷抵押模式,努力满足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资金需求。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交易体系构建、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切实解决集散基地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五)强化人才支撑。加强蔬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蔬菜产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四支队伍”,夯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大力支持和开展专业蔬菜经纪人和职业菜农教育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参与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参加农博会、菜博会、种博会等学习交流活动。注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专以下学历培训提升,着力提高现代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水平。
(六)加强考核评价。加强对基地和市场建设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跟踪调度,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把基地面积、产量、市场等作为相关单位和乡镇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确?;械厍卟思⒒亟ㄉ枘勘耆挝袢嫱瓿?。
?
附件:天门市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指标年度计划表
?
?
附件
?
天门市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
指标年度计划表
?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2年现状值 | 2023年 目标值 | 2024年 目标值 | 2025年 目标值 | 责任部门 |
1 | 生产能力建设 | 蔬菜播种面积 | 万亩 | 42.5 | 43 | 44 | 45 | 市农业农村局 |
2 | 蔬菜总产量 | 万吨 | 123 | 126 | 130 | 135 | 市农业农村局 | |
3 | 年引进推广新品种 | 个 | 10 | 15 | 15 | 20 | 市农业农村局 | |
4 | 年育苗能力 | 亿株 | 2 | 2.5 | 3 | 4 | 市农业农村局 | |
5 | 集约化育苗中心 | 个 | 3 | 4 | 5 | 6 | 市农业农村局 | |
6 | 蔬菜良种覆盖率 | % | 90 | 95 | 97 | 100 | 市农业农村局 | |
7 | 7万亩以上蔬菜??种植专业镇 | 个 | 3 | 3 | 3 | 3 | 市农业农村局 | |
8 | 万亩以上蔬菜种植专业镇 | 个 | 10 | 11 | 12 | 13 | 市农业农村局 | |
9 | 千亩以上蔬菜种植专业村 | 个 | 50 | 55 | 60 | 65 | 市农业农村局 | |
10 | 市场经营主体数量 | 个 | 298 | 320 | 340 | 360 | 市经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 |
11 | 精深加工能力建设 | 市级以上加工类??龙头企业数量 | 个 | 26 | 29 | 32 | 35 | 市农业农村局 |
12 | 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 | 个 | 0 | 0 | 0 | 1 | 市农业农村局 | |
13 | 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数量 | 个 | 1 | 1 | 2 | 3 | 市农业农村局 | |
14 | 市场流通能力建设 |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数量 | 座 | 320 | 380 | 440 | 500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15 |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积 | 万立方米 | 15.6 | 19.3 | 23 | 26.7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16 | 蔬菜交易中心数量 | 个 | 1 | 2 | 2 | 2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17 | 平台年交易量 | 万吨 | 5 | 50 | 100 | 150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18 | 平台年交易额 | 亿元 | 0.5 | 5 | 10 | 15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19 | 品牌建设 | 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数量 | 个 | 1 | 1 | 1 | 1 | 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 |
20 | “壹品天门”授权?使用企业数量 | 个 | 17 | 28 | 39 | 50 | 市农业农村局 | |
21 | 累计认证“二品???一标”产品数量 | 个 | 13 | 15 | 17 | 20 | 市农业农村局 | |
22 |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组建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个 | 0 | 1 | 1 | 1 | 市科技局、 市农业农村局 |
23 | 创建蔬菜科技示范园 | 个 | 0 | 1 | 1 | 1 | 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 |
24 | 市级以上星创天地(蔬菜类) | 个 | 20 | 23 | 26 | 29 | 市科技局 | |
25 | 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蔬菜类) | 名 | 55 | 60 | 65 | 70 | 市科技局 | |
26 | 蔬菜科技示范户 | 户 | 130 | 160 | 190 | 220 | 市农业农村局 | |
27 | 省级“头雁”人数 | 名 | 4 | 5 | 6 | 7 | 市农业农村局 | |
28 | 高素质农民 (含经纪人)人数 | 名 | 300 | 350 | 400 | 450 | 市农业农村局 | |
29 | 质量安全监测 |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 | % | >99 | >99 | >99 | >99 | 市农业农村局 |
30 |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 | % | 50 | 70 | 90 | 100 | 市农业农村局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